高罗佩《琴道》

2018-03-08

荷兰汉学家高罗佩


    荷兰学者高罗佩(1910-1967)是一位传奇性人物,他的职业是一名外交官。他不仅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对象,还强烈向往古时文人士大夫们的生活方式,努力学习他们所擅长的艺术,如书法、篆刻、绘画、鼓琴等。高罗佩花费大量心血写成的英文专著《琴道》,1940年在日本东京上智大学出版。此书旁征博引,将多种琴学著述,以及文学美术中涉及古琴的资料精心译成英文,并详加注释。出版至今,一直被认为是中国琴学研究的权威之作。
 
《琴道》

    《琴道》共计七章。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古琴音乐的特征,与文人的特殊关系,以及琴在古代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第二章“中国音乐的传统观念”,围绕着《乐记》,讲述音乐与宇宙、自然的关系;音乐与政治、朝廷的关系。第三章“琴学研究”,梳理了古往今来的琴学资料;介绍了有关古琴起源与特征的诸家代表性说法;另外专有一节“琴人的性情和修养”,从琴童、琴室、琴社讲到文人于静室高斋中或春花秋月下焚香鼓琴的美好意象。第四章“琴曲的含义”,首先从音乐学的角度分析了“琴调”;然后将琴曲的内容概况为五个类型(道、儒、文学作品、大自然、文人生活)分别加以论述。第五章“象征”,分别从“琴制和琴名的象征意义”(如与龙、凤的关联)、“琴声的象征意义”(中国人用文字来给声音定义,如冷谦的《琴声十六法》)和“指法的象征意义”(古人关于指法的解释及象征性图式的用意)来认识古琴所蕴含的深意。第六章“关联”,详细分析了琴与鹤、梅、松、剑等重要的中国传统元素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关联的。第七章“结论”。书成后,又将没有放入正文中的重要的相关内容,做了四个较长篇幅的附录:西方琴学文献、中国琴学文献、古琴——古董、中国古琴在日本。

    

    毋庸讳言,高罗佩关注古琴,最早是从文化的角度入手的。他虽然不是音乐学家,但他深知,古琴毕竟是一件乐器,因此在撰写《琴道》开始,他就主动承担了音乐学家的职责。比如他与著名的乐器分类学家萨克斯(Curt Sachs),就选取哪一个英文单词来翻译中国的“琴”字,而有过多次沟通,高氏坚持主张用Lute,而萨克斯则建议他改用Psaltery。关于各自的思考,他写道:“选择‘Lute’翻译‘琴’,我的目的是想向一般读者传达有关古琴和古琴音乐在文化上的重要意义的信息。因为西方人习惯上常把‘Lute’一词与诗歌和高雅的志趣联系在一起,它可以充分地显示古琴的环境氛围;而‘Psaltery’,却从另一方面,暗示了这是一件在许多个世纪以前就宣告灭亡了的乐器。而且,许多读者都不熟悉‘Psaltery’这个词。出于这些原因,我还是喜欢用‘Lute’一词来翻译‘古琴’,优先考虑这件乐器的内在意义,而不是它的外部形态。”

高罗佩手绘古人弹琴图

    高罗佩曾津津乐道地介绍清代沈文荧在《眠琴榭学乐录》中的观点,来显示另一种声音:“把琴在古代乐器中的地位特殊化是错误的,因为它并不比琵琶好。而且,琴至少有五点缺陷,尤其它的演奏指法繁复,以至于无法为歌唱伴奏;它的音色不够纯净;它的节奏混乱。尽管在传统的古琴鉴赏家们看来,这些论述不啻是可怕的异端,但是这部书包含大量宝贵的信息,特别是作者详细地研究和探讨了关于一些流行的中国乐器(比如月琴)调弦、指法和记谱方面的问题。我只有这部书的一个很好的抄本,不知道这部书是否出版过。”高罗佩在书中还介绍了元代史绳祖在其所著《学斋占毕》的观点,认为琴劣于瑟,亦劣于笙。
 
上世纪40年代高罗佩在北京白云观听琴•左一

    高罗佩虽对中国传统文化崇拜得五体投地,但良好的学术训练,也使得他能够较客观地以旁观者的身份看出一些问题。如对古琴断纹的判断,多数古今琴学著作中都是持年代说,“我得出的结论是:琴家们的观点是错误的……所有以漆灰打底,然后再上漆的中国漆器都会产生断纹,这或许是因为漆灰与漆的收缩系数不同的缘故。分析漆器的物理性质,恐怕我还难以胜任。但是我觉得这对于研究远东艺术的技术专家来说,是个有趣的科研题目。”

    高罗佩对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古琴音乐艺术)的痴迷和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份情感,出于他严谨的学术研究。因此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琴音乐充满信心,并坚信中国传统文化总有一天会重振雄风,东山再起。作者言道:“昔日琴人生活的环境,必定很快就将成为过去——与之一同消逝的,还有那么多往日中国人生活中令人着迷的事物。但是,就古琴音乐本身而言,它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本文摘自王建欣:“荷兰汉学家高罗佩的琴学研究——写在《琴道》中译本出版之际”





還沒有帳號? 立即註冊 忘記密碼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注意事项